
第9章 铁矿啊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远处传来,由远及近,速度极快。
“戒备!”石精忠厉喝一声,所有禁军瞬间刀剑出鞘,组成了一道密不透风的人墙,将皇帝和太后护在中心。
气氛瞬间从轻松愉快变得紧张凝重。
只见几匹快马疯了一样冲上山坡,马上的人个个衣衫褴褛,满面尘灰,仿佛刚从地狱里爬出来。
“是勘探队的人!”有眼尖的禁军认了出来。
为首那人翻身下马,踉踉跄跄地跑了几步,直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因为太过激动和疲惫,他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是高高地举起手中一个沉甸甸的布袋。
“杜……杜工正?”陆秀夫认出了来人,正是被派出去勘探山川地理的工部主事,杜远山。
杜远山是个四十多岁的技术型官员,平日里不苟言笑,此刻却激动得满脸通红,嘴唇哆嗦着,从布袋里掏出几块黑红色的、看起来平平无奇的石头。
他用嘶哑的声音,喊出了一句让在场所有人都为之震动的话:
“祥瑞!陛下!是天大的祥瑞啊!臣……臣等,找到了一座铁山!”
“铁山?!”
这两个字,像一道惊雷,在所有人耳边炸响。
张世杰一个箭步冲了上去,从杜远山手里抢过一块石头。那石头入手极沉,远超普通岩石。他用指甲在上面划了一下,留不下一丝痕迹。他抽出腰间的佩刀,刀背用力砍在石头上,“当”的一声脆响,火星四溅.
“好铁!好铁啊!”张世杰这位铁血老将,此刻激动得像个孩子,他双目放光,死死地盯着那块石头,嘴里不停地念叨着,“甲!胄!刀!枪!我大宋的军队,有救了!”
陆秀夫和陈宜中也围了上来,他们虽然不懂军事,但他们懂治国。铁,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农具,意味着铁锅,意味着工具,意味着一个国家能从蛮荒走向文明的根基!
“在哪里?有多大?”陆秀夫急切地问道,声音都在颤抖。
杜远山终于喘匀了气,他摊开一张用羊皮绘制的、极其粗糙的地图,指着西北方一个标记着红色山脉的区域,激动地说道:“回禀相公!就在此地,距新临安约五百里!那里……那里整座山都是这种血红色的石头!臣等只是在山脚随便挖了挖,就全是这种富矿!其储量……储量之大,简直匪夷所思!足够我大宋用上……用上千年!”
五百里!一座山!千年!
这几个词汇,冲击着在场每一个人的神经。
烤肉的香气似乎都消散了,所有人都围在那张简陋的地图和几块石头前,呼吸急促,眼神狂热。
他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他们不再是无根的浮萍。他们拥有了在这片新大陆上建立一个强大帝国的资本!
“必须开采!马上开采!”张世杰第一个吼道,“臣请命,愿率三万屯田军,即刻前往!半年之内,臣要让我们的每一个士兵,都穿上铁甲,用上钢刀!”
“不可!”陈宜中立刻反驳,“五百里路途遥远,沿途皆是未知之地,贸然派大军前往,粮草如何供应?安全如何保障?此事需从长计议!”
“从长计议?等我们计议完了,将士们还在用竹矛木盾吗?”张世杰怒道,“兵贵神速!这是天赐良机!”
“你这是匹夫之勇!”
“你这是书生之见!”
文武两派,再次吵成了一锅粥。
就在这时,一个清脆而威严的声音,压过了所有的争吵。
“都别吵了。”
所有人瞬间安静下来,齐刷刷地看向声音的来源——他们的小皇帝,宋怀宗赵昺。
只见赵昺不知何时已经站了起来,他小小的身子站在矮几后面,脸上没有了刚才的童真和烂漫,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与他年龄极不相称的冷静和威严。
他看了一眼张世杰,又看了一眼陆秀夫,缓缓开口道:“太傅和丞相说的,都有道理。”
他走到地图前,小小的手指点在了那片红色的山脉上。
“铁,乃国之血脉,国之筋骨。有铁,则兵甲利,农事兴,百工强。此铁山,是上天赐予我大宋的复兴之基,一刻都不能等。”
他的话,让张世杰等武将精神一振。
“但是,”他话锋一转,看向陈宜中,“陈相公的顾虑也对。五百里远征,非同儿戏,必须万无一失。”
他沉吟片刻,脑中飞速地计算着资源和人力,然后用一种不容置喙的语气,下达了一系列命令:
“传朕旨意!”
“其一,命‘安远将军’陈通,率屯田军一万人,即刻出发,沿途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修筑一条从新临安直达矿区的‘王道’!并设立十座烽火台,确保消息畅通!”
“其二,命太傅张世杰,亲率一万屯田军主力,随后跟进,负责大军安全,并在矿区建立永久性要塞,命名为‘铁山卫’!”
“其三,命工部主事杜远山为‘铁山令’,全权负责铁矿的勘探与开采事宜!从民夫中,征调三千青壮,组成开矿队伍!”
“其四,命右丞相陈宜中,坐镇新临安,总领后勤,确保粮草、工具、医药供应无虞!”
“其五,命神武禁军抽调五百精锐,由‘霹雳火’秦莽将军率领,作为先锋,护卫杜工正及工匠先行!”
一条条指令,清晰、明确、环环相扣,将所有人的任务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整个山坡上,鸦雀无声。
所有的大臣和将军,都用一种看神仙的眼神看着他们七岁的皇帝。这……这是一个七岁孩子能想出来的周密部署吗?
陆秀夫怔怔地看着赵昺,嘴巴微张,心中的震撼无以复加。他突然明白了,什么贪图玩乐,什么荒废学业……或许,这位小皇帝,根本就不需要他们来教。
他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在学习如何治理这个国家。
“臣……领旨!”
张世杰第一个单膝跪地,声音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敬畏和信服。
“臣等……领旨!”
满山坡的文武大臣、将军士兵,齐刷刷地跪倒在地,山呼万岁。
赵昺满意地看着眼前这一幕。他小手一挥,尽显帝王霸气:“即刻去办吧!”
然后,他转身回到地毯上,拿起一串刚刚烤好、还滋滋冒油的羊肉串,塞进嘴里,幸福地眯起了眼睛。
“嗯,真香。”
他一边吃,一边在心里得意地想:“闹一场,不仅能出来放风吃烧烤,还闹出了一座关系到国运的铁山。这皇帝,当得是越来越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