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发展的忖量:基于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理论框架与实践探索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理论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一些“特定的区域”引起了经济总量的急剧膨胀,加剧了我国原有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同时,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类生存的首要条件——生态问题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可现实的状况是,一切在微观领域的努力,虽有一定的效果但并不理想,这就促使人们从宏观上思考一方水土、一方人口与一方经济的结构优化问题。当前,如何重构区域利益协调机制,把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意志与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相结合,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实现区域协调、统筹发展的重点。

面临西部空间价值的“二重特性”(欠发达的经济特征和生态安全的自然特征),关于区域要素配置的理论侧重于解释微观层面上空间结构的优化问题,而关于区域功能的理论侧重于解释区域利益协调问题。为此,在解释特定的区域发展时,需要构建一套系统的“区域要素—区域功能—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区域利益”融为一体的分析框架。这一理论创新将为区域发展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研究范式,是区域经济学区域发展理论研究的重要补充。

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研究的出发点是基于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实践,把区域发展的客观性还原为先于主客分立的意识活动。区域自我发展能力不是区域实体性的存在与发展,而是区域主体内各微观主体必然指向谋求发展的意向性活动。这类意向性活动可以揭示区域发展的自组织,但并不派生出区域发展的形式因。即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只能揭示,而揭示就是对区域微观主体有效率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式的描绘和解释。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把微观主体的谋求利润的理性因素,以及微观主体在回避风险时的畏惧等非理性作为区域发展的基本方式。因为只有揭示了微观主体发展的真正存在,才能实现微观主体的超越和创造活动,也就是获得发展的行动和实践。

以上为理论框架分析的意义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