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摘要
“失地农民的城市融入”主要指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失去土地,成为城市居民之后,经济、文化、社会和心理等方面对城市生活的适应和调节过程。本研究立足于昆明市城市化的现实背景,选取三个社区为研究对象,以访谈调查和深入观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运用布迪厄的场域与惯习理论框架,分析失地农民在经济、文化、社会心理等方面的融入策略,进而探讨其融入现状。
本研究引入了布迪厄的惯习和场域理论,通过分析行动者所处场域的变迁以及所采取的行动策略,来阐述失地农民的城市融入状态。失地农民为了适应变迁,就要相应地调整自身的惯习,以对变迁作出回应,其目的是在新的结构体制中获得相应的资本并将其转化为利益,从而能更好地推进融入过程。同时,失地农民在融入过程中是有策略选择的,这种策略有理性选择的内涵,也有非理性选择的意义。
在经济融入方面,失地农民和不同利益群体之间有经济利益的博弈。在此过程中,他们并非都是“被动接受”,而是理性选择相应的行动策略,为自身争取更多的经济资本。有时他们也会选择避开风险,或者采取一些看似不理性的过激行动。不论怎样,这些选择都是其深思熟虑采取的行动,其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化收益,积累更多的经济资本。
文化资本对失地农民的文化融入有着重要的影响。失地农民积极争取着制度化的文化资本,为了下一代不惜一切代价争取文化资源;同时失地农民自身也在不断调整着自身的能力型文化资本。由于受到农民本身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文化素质、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上依然会有不适应或者不符合“市民化”发展的方面。但是,场域的变迁也推动着惯习不断地“调适”,在城市化的“新环境”面前,失地农民并非“一无是处”,他们总是以自己积极的策略行动来应对各种“调整”,不断地朝着市民化的方向努力。
失地农民在社会融入的过程中,出现了种种不适应的状况,如社会支持网络狭窄封闭、社区参与积极性不高、社会归属感不强等,从表面上看是城市生活的消极表现,但实际上是失地农民经过利益反复权衡后的主动回归。其中,社会资本的培育和建立是构建其社会关系支持网络以及发挥其社区参与积极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本论文提出要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培育失地农民的社会资本。
在心理融入方面,表现为空间环境的变迁带来了村民社会归属感不强;生活方式、价值观以及城市享有的权益不同,使得昆明市三个社区的多数失地农民不认同自己是城市人而更愿意“回归”到农民的群体当中,找到自身身份的认同;当前不利于失地农民发展的心理体现为依赖性心理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差、社会不平衡的社会心理;在社会生活的满意度和适应性方面,他们有被“边缘化”的倾向,且幸福感与危机感共存。
论文主要的发现和研究结论是:第一,昆明市三个社区的失地农民在经济、文化、社会心理三个维度的融入中,呈现出差异性、递进性的发展特征;第二,本论文以布迪厄的场域与惯习理论为理论分析工具,对融入状况进行更进一步的思考:首先,城市化就是场域的变迁过程,这种变迁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二元差别,但也让农民基本摆脱了二元体制下的农村,给他们带来了利益和好处,因此多数人是有失地和融入城市意愿的;其次,本论文认为“城市融入”实质就是场域变迁中失地农民惯习的调适,这种调适表现在行动者采取不同的“行动策略”,并以此获得更多的利益资本,从而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中;最后,这种“行动策略”是源于长期惯习及现实需求而做出的选择。多数时候,失地农民表现出自身“理性小农”的思维,而有些时候又体现出传统观念。
对此,本论文认为应该从宏观政府政策、中观社会组织及各种团体的介入,以及微观失地农民自身能力、素质、文化的提升来进一步帮助和支持失地农民,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中。并提出社区融入将是失地农民融入城市及政策治理的的一个出发点和关键;“农二代”将会是失地农民融入城市的主力军;未来生活会随着政策、环境以及个人因素的影响出现三类(上、中、下)人群不同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失地农民;城市融入;惯习;场域;资本;行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