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水稻田和排水沟 农田水利开先河——5300~4200年前的良渚文化
据专家学者考证,良渚文化时期已出现了面积较大的水稻田。这些水稻田的面积小的有4~6平方米,大的达到数百平方米。它们多数处于地势平坦的湖沼地带或河道附近。
环太湖流域水网密布,土质松软而肥沃,这是稻作农业得以生产和发展的良好的自然条件。但是,要获得稳产高产的谷物,还必须依靠人的智慧,因地制宜地进行基本农田建设。
水稻田的建设在良渚文化时期已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和相当高的水准。据游修龄教授的研究成果,当时的谷物有籼稻和粳稻,单位面积产量大约是稻谷种的15倍;当时的粮食产量已经达到这样的程度,即能够确保足够的粮食,让相当多的人口脱离农业生产去从事手工业和其他社会活动。如果没有足够多而好的水稻田,是不可能稳定而持续地提供足够数量的粮食的。
水稻田的建设总是和水利建设联系在一起,自古如此。所以,人们将其总称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良渚文化时期已经出现了水利工程,有小型的蓄水、引水和排水设施(如池塘、排水沟、水口和水路),也有较大型的防洪护堤。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运河工程就出现在太湖流域,这绝不是偶然的,这正是良渚先民治水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良渚文化时期的先民已懂得用木千篰来捻取、运卸、抛洒河泥。河泥是缓效性的肥料,将河泥同水草混合发酵,用作稻田的基肥或追肥。良渚先民发明的这种增加稻田肥效的方法,一直传承至今。
在属于良渚文化范畴的浙江湖州钱山漾遗址发现了一件千篰,专家们是这样描述它的:“系独木剜成,长方形,只残存一小半,柄已残缺,口与底齐平,但接近口部有一段稍斜杀。器形与现代的千篰无异。这是一种戽水和捻河泥的工具,至今杭嘉湖地区的农民还普遍使用。”这里还提到千篰可以用作戽水的工具。水可以为利,也可以为害,人类为趋利避害,对水害的规避和水利的享用可谓殚精竭虑。良渚先民亦是如此。戽水抗旱排涝是一个创造。
良渚文化时期出现了大量的水井,先民的凿井技术已非常高超,这不仅是弥补农田灌溉之不足,更为重要的是提供持续的、清洁的、适宜人类饮用的水源。
目前已发现,良渚先民打造的水井有134口以上。按照水井的结构特点划分,有土坑井、竹木编扎井圈式井、带木筒井圈式井、木构井架式井等类型。由此可见良渚先民对饮水卫生之重视,解决饮水卫生问题之智慧。
水稻、水稻田、水利工程、戽水工具和水井取水……建立在对水的认识和利用基础之上的江浙文化,正在积淀着关于水的智慧、情怀和审美文化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