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庆炳《文学理论新编》(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 课后习题详解

1刘勰《文心雕龙·原道》的“道”是什么?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文学观念?

答:儒家的诗教在古代中国占有重要地位。刘勰《文心雕龙·原道》中探讨文学的本源的时,没有重复儒家的诗教,提出“文原于道”的看法,认为文学是从“道”那里衍化而来的。

(1)对刘勰“道”的四种解释

刘勰的“道”,是儒家的以礼教为核心的“道”。原因在于“文之枢纽”有五篇,其中头三篇是《原道》、《征圣》和《宗经》,这三篇在一个思想线索上,《征圣》和《宗经》是鼓吹儒家思想的,由此可以推测第一篇《原道》中的“道”是儒家礼教之道。

刘勰的“道”是道家之道。具体表现为:类似道家“先天地生”的“道”,刘勰把“道”与神秘的“神理”相联系,是先验的,相当于柏拉图的“理念”或黑格尔的“绝对理念”,因此刘勰的“道”是“客观唯心主义”的。

刘勰的“道”是兼有儒、道两家的道。刘勰的“道”兼有双重的意思,以儒家思想为主,也不排斥道家的影响,广义的是“自然之道”,狭义的是“儒家之道”。这又有“内儒外道”和“内道外儒”和“儒体道用”的说法。

刘勰的“道”就是“自然之道”,是自然本身。代表人物如下:

a.黄侃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认为《原道》中多次谈到“自然之道”、“自然”和“神理”,实际上都是讲先有“自然”,然后才有“思心”,然后才有“言语”,然后才有“文章”。

b.刘永济

刘永济《文心雕龙原道篇释义》中从“道”与“文”的密切关系来解释“道”为自然,“文”为自然经纬错综的状况,即包括人的整个自然都是“文”,那么“道之文”,就是自然之文,而道也就是“自然”本身。

我们认为刘勰的“道”表达的就是第四种看法,它表达作者这样的文学观念:从根本上说,文源于原始的天道自然,自然(包括人的自然)是最美的,人文(包括文学)与自然万物有着同构的关系。

(2)刘勰的文学观的根基——天道自然

刘勰认为文学作为一种人文,是人心在自然中获得感动,通过语言而传达出来的文化形态。

刘勰持以天道自然为根基的文学观。文学源于天道自然及其律动,它激发人的情志,人就用“言”来表现,就有作为艺术美的文学。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应物斯感”

“应物”,是接触到外在的事物,“感”,动人心也。“应物斯感”,意思是接触到外物而引起感情上的变化和活动。

“感物吟志”

“感物吟志”,是“感于物”而“吟志”。

2亚里士多德《诗学》提出的文学“摹仿”说,与柏拉图的文学“摹仿”说有何不同?亚里士多德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摹仿”的种差?

答:(1)亚里斯多德《诗学》中的“摹仿”说与柏拉图的“摹仿”说有以下区别:

明确阐述文学“摹仿”的“种差”

《诗学》提出文学摹仿的“种差”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文学“摹仿”作为“种”,其中是有多种差别史诗、悲剧、喜剧和其他艺术都是摹仿,但这摹仿差别。

确认诗的摹仿起源于人的天性

亚里士多德为诗进行辩护,寻找人的心理根源,认为诗的摹仿源于人的天性:诗起源于人的摹仿的天性,因为摹仿引起人的快感,并从这摹仿的快感中获得知识;摹仿出于我们的天性,而引起快感的音调感和节奏感也出于我们的天性。

确认诗的摹仿具有真实性

亚里士多德摈弃柏拉图的“理式”观念,把唯心主义的摹仿说改造为唯物主义的摹仿说。他认识到“理”就在“事”中,脱离开具体事物的“理”是不存在的。

(2)亚里士多德的摹仿种差的阐释

《诗学》第一至第三章提出文学摹仿的“种差”问题。“种差”是使“种”呈现出差别的物,意思是文学“摹仿”作为“种”,其中是有多种差别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史诗、悲剧、喜剧和其他艺术都是摹仿,但有三点差别:

摹仿所用的媒介不同

a.摹仿的媒介有颜色、姿态、声音、节奏、语言、音调等,各种艺术都是摹仿。如:作家创作史诗的时候,摹仿所用的是语言(韵文、散文)。

b.某一种艺术可以兼用或交替使用几种媒介,比如节奏,几乎是所有的艺术都必须采用的。

摹仿所取的对象不同

文学摹仿的对象是“行动中的人”。这种人物不是静止中的人,无所事事的人,是在社会生活中从事着各种活动,因而与情节发展关联着的人。

只有在行动中的人才会形成“品格”,具有“品格”的人才能分成“好人”或“坏人”。文学所摹仿的人,是“好人”或“坏人”——“不是比一般人好,就是比一般人坏”。

摹仿所采取的方式不同

用同样的媒介摹仿同样的对象,既可像荷马那样,时而用叙述手法,时而叫人物出场,也可始终不变,用自己的口吻来叙述,还可使摹仿者用动作来摹仿。

3如何理解文学是人的一种活动?

答:我们说文学是一种活动,不仅是在“文学四要素”和“三过程”的意义上说的,更重要是在文学作为人的对象性活动上来理解的。

文学之所以是一种人的对象性精神活动,是因为人在文学活动中体现人的意识、心理和一切本质力量,把自然当作人的对象,从而建立起活动的机制。这样,文学作品中描写的人物、景物等表面看是物理对象,实际上是情感对象。文学四要素所形成的流动过程,必然包含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才能成为文学活动。我们理解文学是一种活动,必须包含以下这两层意思,且后一层意思是更根本的。

文学活动是指“文学四要素”所形成的流程。

文学活动更重要的是人与对象所建立的诗意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部展开。

4说明“文学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答:(1)“文学四要素”

艾布拉姆斯认为文学活动应包括作品、作家、世界和读者四个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作品,即艺术作品本身。

第二个要素是生产者,即艺术家。

第三个要素可以认为是由人物和行动、思想和情感、物质和事件或者超越感觉的本质所构成,常常用“自然”这个通用的词来表示,或含义更广的中性词——世界。

第四个要素是欣赏者,即听众、观众、读者。作品为他们而写,或至少会引起他们的关注。

(2)四要素的理解

把文学活动的要素及其联系揭示得很清楚,一切文学作品都有源泉,这就是生活,即上图的“世界”,刘勰所说的“自然”,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行动中的人”。

生活要经过作家的艺术加工改造,才能创造出具有意义的文本,如上图所示“作品”。

如果把文本束之高阁,不跟读者见面,也还不能构成完整的文学活动,所以读者也是文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

文学活动是以作品为中心所展开的活动。

(3)四要素的关系

作家面对客观的社会生活,有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作家拿起笔,对生活进行艺术的加工改造。“作品”是经过读者阅读、体验、想象的对象,经过读者的阅读、理解和接受后,在读者头脑中化为栩栩如生的具有诗意的艺术形象,成为审美对象,变成“作品”。

5解释如下文学观念:再现说、表现说、实用说、独立说、体验说。

答:(1)再现说

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其发展演变如下:

源头

亚里士多德《诗学》所阐述的“摹仿”说,就是我们这里所理解的“再现”说的源头。这种文学摹仿说统治西方两千年。

演变

a.“镜子”说,认为文学是“生活习俗的镜子”。

b.“临摹”说,认为艺术“应当临摹自然本身”,它映现出生活本来的面貌。

c.“复制”说,如俄国19世纪著名批评家别林斯基说:“艺术是现实的复制;从而,艺术的任务不是修改,不是美化生活,而是显示生活的实际存在的样子。”

d.“反映”说,如毛泽东说:“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可以说是把亚里士多德的“摹仿”,发展为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理论。

(2)表现说

“表现”说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即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

产生

西方真正的表现说产生于19世纪初兴起的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中。诗人一致抛弃文学是生活的摹仿的由外而内的观点,认为文学特别是诗是作家、诗人思想感情的流露、倾吐和表现,而形象是诗人心灵的表征。

基本倾向

a.“发乎内”

文学本质上是诗人、作家的内心世界的外化,是情感涌动时的创造,是主观感受、体验的产物。文学创作的真正动因是诗人、作家内心的感情、愿望寻求表现的冲动。冲动的宣泄才是创作的根源,“发乎内”是表现说的基本倾向。

b.诗必须忠实于诗人自我和人类的情感

表现说也主张以外部现实作为对象,但是,诗并不存在于对象本身,而存在于审视对象的作家、诗人的“心境”或“心理状态”中,他们认为“是情感给予动作和情节以重要性,而不是动作和情感给予情感以重要性”。

c.充分发挥想象力

诗人可以描写平凡的事物,但要使日常的东西在不平常的状态下呈现在心灵的面前。强调想象力的充分发挥是再现说的一个特点

(3)实用说

实用说强调作品被读者所利用的关系。其认为文学是一种工具和手段,可以给人带来快感和娱乐,但是文学的根本目的是外在的。比较典型的实用说是中国古代的“教化”说(“文以载道”说)和西方的“寓教于乐”说。

中国古代的“教化”说

由于古代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在儒家思想的统治下,提倡和实行的是伦理中心主义,人们把文学视为伦理、道德教化的工具。实用说就成为中国古代一种占主导倾向的文学观念。代表观点:

a.孔子的“兴、观、群、怨”的诗论。

b.韩愈的“文以载道”的观点。

西方的实用说

a.古罗马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人喜爱,才能符合众望”的观点,开西方实用说之先河。

b.在整个中世纪,神学统治一切,文学理论是神学中一个小小的分支,对待文学更是采取实用态度,把文学视为歌颂神明与圣徒的工具。

实用说的价值取向

实用说的价值取向不可一概而论,有消极和积极之分。

a.消极的实用说

目的是为使文学麻痹人的精神、阻止人民的反抗,维护现有的秩序、巩固已有的统治。如西方古典主义的“义理”说、中国封建主义后期的“文以载道”。

b.积极的实用说

其目的是为促进人的解放,变革社会,推动社会前进。如西方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改善人性的工具论等,都是特殊时期特殊情境中对文学功能的革命性借用,是合理的必要的。

(4)独立说

概述

独立说把文本抬到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步,认为文本一旦从作家的笔下诞生,就获得完全客观的性质和独立的“身份”,它与原作家不相干,也与读者无涉,它从外界的参照物中独立出来,本身是一个“自足体”,出现所谓的“客观化走向”。

产生发展

独立说实际上是由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学派首先提出的,其后由于英美“新批评”派、捷克和法国的文学结构主义、德国的文本主义批评在观念上大体一致,成为现代西方文论中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

(5)体验说

概述

读者体验说强调读者对作品的意向性的体验这种关系,强调读者阅读作品时的感受和再创造。这派文论认为作家的诗歌、小说等,只是“文本”(text),而“文本”有许多“未定点”和“空白”,还不能成为供读者观照的美学对象。“文本”一定要在读者阅读过程中,经过读者的体验和想象,并与作者构成对话关系时,才能实现为美学对象,这才是真正的作品。文学只存在于读者与文本的交流活动中。

产生发展

读者体验说古已有之,但并未真正成为一种正式的文论。20世纪60年代中期,联邦德国几位学者共同提出“接受美学”的构想:

文学并不是作家这个主体面对着自然这个客体的活动,而是作者与读者缔结的一种“对话”关系。作家笔下的“文本”建立了某种“召唤结构”,但此种“召唤”有待读者的响应,才能构成对话关系。“文学的本质是它的人际交流性质,这种关系不能脱离其观察者而独立存在。”

6试说明文学理论与文艺学的关系。

答:(1)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三个分支之一,它与其他分支有极其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一般性的普遍的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2)文学理论与文艺学的关系

国内外文学理论界一般把文艺学区分为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三个分支之一。

文艺学所包括的三个分支虽各有其独特的研究范围、对象、任务和功能,但又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作用的,并不截然分开。

a.文学理论要以文学史所提供的大量材料和文学批评实践所取得的成果为基础。

b.文学史、文学批评必须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

7文学理论具有什么品格?

答:我们的文学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学理论,它作为一门学科,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以及人文性的品格。

(1)文学理论的实践性

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理论形态的学科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从长期的、多种多样的文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文学理论的出发点和基础只能是文学活动的实践。而文学理论的实践性品格,不但在于它来源于文学活动的实践,而且也在于它必须经得起文学活动的实践的检验。

(2)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

原因

a.文学理论既然是文学实践经验的总结,那么文学理论家在总结实践经验时,总是要依据一定的哲学、政治、道德、美学观点等,从而体现出一定的价值取向。

b.文学理论也是一种意识形态。一种文学理论肯定什么作品,否定什么作品,赞扬什么文学现象,批判什么文学现象,提倡什么艺术趣味,反对什么艺术趣味,都应该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作为意识形态就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即体现人民群众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它公开宣称为繁荣和发展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文学服务。

(3)文学理论的人文性

我们说文学理论具有意识形态性的同时,必须看到文学理论是一门人文学科。

表现

a.文学总是围绕着人的情感而展开的。

b.作家的创作总是要在情感中进行,才能展现出激动人心的文学世界。

c.文学的鉴赏需要读者情感的投入,才能领略和感悟文学世界。

d.文学理论既然是文学的理论,总是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不同经验,捍卫人的尊严,尊重人的不同思想。

意义

文学理论在进行必要的理论推导的同时,必须时时面对审美世界。这种审美世界是属人的情感体验的世界。它的重要目的不仅是认识文学,而且还在提升人的精神,达到人的精神的超越,表现文学理论人文主义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