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静安区石库门总体现状
上海石库门里弄的现状远非只是空间上不同地区的分布和建筑类型学上的新老石库门之别。石库门里弄作为中国最早的房地产开发产品,其在不同地段表现出不同的里弄形态、建筑本体设计和居住人群,体现了近代上海城市的发展特征和轨迹以及各个区域独特的历史社会环境。由于静安区内包含1949年以前的华界、公共租界及法租界,也使静安区的石库门里弄具有较丰富的实例,同时也因区域和社会环境的不同,体现出不同的特色(见图3-1至图3-4)。
图3-1 原华界内石库门里弄(会文堂印书局旧址)
图3-2 苏州河以南原公共租界内石库门里弄(张家花园)
图3-3 苏州河以北原公共租界内石库门里弄(福荫里)
图3-4 原法租界内石库门里弄(四明邨)
静安区作为横跨苏州河南北的地区,其石库门里弄在苏州河以南和以北区域有着明显的区别。苏州河以南地区作为更加接近早期繁荣的公共中心的区域,更注重建筑的质量、居住的环境,因此分布有较多的高质量石库门里弄,如张家花园、念吾新村、四明邨等。而在苏州河以北地区,包括原闸北地区的华界和公共租界区域,石库门的质量则相对较低。其中,在苏州河北部沿岸地区,包括天潼路、唐家弄等地区,由于接近苏州河这一工业经济命脉,因此石库门里弄的建筑更加注重实用性,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相对于公共租界中心地区也较低。而在苏州河更北部的闸北华界地区,其石库门里弄建筑主要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闸北华界快速城市化过程中被大规模、短时间建造起来的,因此其建筑形式主要表现为单开间、两侧、砖木结构,极为紧凑的布局,狭窄的巷弄,朴素的外立面。相邻的几处里弄往往采用相似的简单装饰图案或建筑风格,如现在的宝山路地区石库门里弄。这与该地区集中居住的低收入华人需要大量高密度的住宅相关。
同时,静安南部法租界及公共租界的城市中心区域,在建筑的本体设计上存在更多的形式和变化,这也与当地区域繁荣、居住环境较优、居住人群收入相对较高有关,如张家花园、四明邨等石库门里弄,内部存在较多的建筑样式,除传统的石库门里弄建筑外,也有新式里弄建筑以及花园洋房等,以适应不同类型的居住需求。而沿苏州河两岸属于上海早期的工业聚集区,石库门里弄更多需要适应周边职工的生活需求,在建筑本体的设计上更加趋向于单一和实用性,如斯文里、康定路区域的石库门里弄、文会堂等,石库门里弄内的建筑形式多较为单一。图3-5、图3-6所示为东斯文里、张家花园的肌理对比。
图3-5 东斯文里肌理图
图3-6 张家花园肌理图
据统计,静安区内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优秀历史建筑总计404处,其中石库门里弄建筑共计33处,外加1处石库门里弄住宅风貌街坊(太平坊)。详细名单及地址如表3-1所示,这些石库门里弄的具体信息收录于本书下篇。
表3-1 静安区被列为保护名单的石库门里弄
(续表)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