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长江三角洲:探析区域一体化发展路径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舞动龙头带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第一节 建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

建设上海自贸区,“增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新片区,鼓励和支持上海在推进投资和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方面大胆创新探索,为全国积累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

扩区意味着自贸区将打破在地理范围上的限制,具体方案由各地的投资强度、产业结构、目标要求等多方面决定。上海自贸试验区更加强调“试验”二字,上海需要更多的试验田,扩区可以更好地对开放和管理体制等进行探索和创新,从而将“试验”逐步推向“深水区”。

而被认为最有潜力纳入上海自贸区的区域有三个,分别是上海新虹桥、临港地区和整个浦东新区。

开放倒逼改革,未来上海自贸区必须创造出新的更高层次、更深层次、更强的体制功能作用意义上的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从而带动全国的改革开放。

上海自贸区新片区主要落地临港,是探索高端制造与对外开放紧密结合的制度创新与发展实效;虹桥商务区则是代表传统意义上的区域合作,服务业的集聚与升级将成为这里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而跨越沪浙苏三地的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则是在生态绿色的基础上,探索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等新的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三个重要区域中,东边的上海自贸区新片区更多地承担着进一步对外开放的作用;而西边的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和虹桥商务区,则更多承载着扩大开放的重要任务。据公开消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月14日经国务院同意,《关于进一步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见》(银发〔2020〕46号,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

《意见》从积极推进临港新片区金融先行先试、在更高水平加快上海金融业对外开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方面提出30条具体措施。《意见》的出台,有利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对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2020年初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暂时的,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坚持的政策导向,是长远的,不会受到疫情影响,改革的步伐只会越来越快,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风险治理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在全国各地陆续复工,举国齐心应对疫情的关键时刻,国务院近日同意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政府共同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意见》是2020年关于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第一份文件,是打赢防控疫情阻击战和完成各项发展目标的冲锋号和动员令。

《意见》将更好发挥上海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作用,加快长三角地区的深度融合发展。

第一,《意见》支持长三角地区进一步打破金融机构、相关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跨区域经营的障碍,有效提升长三角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增强长三角地区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能级和水平,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探索更有借鉴意义的模式和路径。

第二,《意见》大力推动上海金融市场辐射联动长三角。比如,支持G60科创走廊相关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发行相关创业债券、双创融资工具、双创债等,让上海金融市场优质、低成本的资金通过高效的市场配置流向长三角腹地。

第三,《意见》推动建立完善长三角区域金融政策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

总之,《意见》将更好发挥上海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作用,加快长三角地区的深度融合发展,充分发挥长三角各相关方面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形成各方联动、分工合作的强大合力,早日将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推向全新的高度。

第二节 建设好虹桥商务区

上海虹桥商务区位于上海西部,初始面积约86平方公里,其中主功能区面积26.3平方公里。2019年11月14日上海出台《关于加快虹桥商务区建设打造国际开放枢纽的实施方案》,虹桥商务区扩容到151.4平方公里。

其中主功能区面积26.3平方公里,核心区4.7平方公里。根据建设目标,到2022年,虹桥商务区经济总量、经济贡献度、总部企业集聚度、商务楼宇产出率、服务经济发展质量、利用外资水平、服务贸易发展能级、消费创新引领度等显著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等达到国际一流中央商务区水平,集聚一批高能级贸易主体和功能型平台,形成若干总部经济、平台经济、数字经济、会展经济等现代产业经济集群,成为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上海虹桥商务区未来将形成以总部经济为核心,以高端商务商贸和现代物流为重点,以会展、商业等为特色,其他配套服务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项目规划第一阶段,2010~2015年,发展初期,以核心区为重点开发区域,主要通过做形态、做气势,打造商务区雏形。第二阶段,2015~2020年,发展加速期,以主功能区为重点开发区域,主要通过做产业、形成产业特色和产业竞争力来夯实商务区发展的基础。第三阶段,2020~2030年,逐渐成熟期,商务区的商务功能逐步完善、提升,并对周边地区形成强烈的带动效应,实现与新城的联动发展,最终建成独具特色的综合商务区。

1.虹桥商务区范围五大优势

(1)区位优势:虹桥商务区紧邻江浙两省,处于长三角城市轴的关键节点,与周边主要城市距离均在300公里之内;既为上海连通长三角的桥头堡,是长三角咽喉之所在;又为联系亚太、面向世界的门户,是连接世界的桥梁。

(2)交通优势: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综合交通枢纽,涵盖多种交通方式,轨、路、空三位一体,56种换乘模式的多元化聚集,将人性化换乘的出行方式与现代理念相结合,一小时长三角都市圈显现同城效应。

(3)成本优势:虹桥商务区独特的区位、便捷的交通,极大的方便企业获取信息、调配资源、开拓市场,尤其是企业总部在运营成本上相对较低。

(4)后发优势:虹桥商务区广泛吸收国际商务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取百家之长,创虹桥之新,结合自身特色,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厚积薄发,将被打造成一座世界级商务中心。

(5)政策优势:虹桥商务区是上海市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明确重点发展的功能区域,是上海市低碳实践区,也是世界商务区联盟的会员。财政部和商务部已明确将虹桥商务区确定为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区。

2.六大理念

(1)虹桥枢纽: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涵盖了除水运之外的所有八种交通方式,设计日客流集散量可达110~140万人次,每年超过4亿人集散。要按照交通功能最全、换乘方式最多、可达性最高、换乘距离最短、旅客流量最大的目标,建设成为世界上水平和标准最高的大型交通综合体。

(2)贸易虹桥:依托国家会展项目建设和高端会议展览业,以发展国际贸易业务为核心,通过汇集高端贸易人才和关键要素资源,促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平台建设,通过吸引国内外企业总部和贸易机构落户,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打造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标志性平台和以国际贸易为主要特色的现代化商务区。

(3)智慧虹桥:就是根据未来智慧城市发展趋势,把物联网、云计算等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于商务区的规划设计、基础设施、社区管理、企业运营、政府服务、生活配套等领域,努力打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智慧城市示范区,发挥信息技术对转型发展的积极作用,努力探索创建智慧城市的有益经验。

(4)低碳虹桥:支持绿色建筑、绿色能源、绿色照明、绿色交通等低碳发展,打造能源节约型低碳实践区。区域集中供冷供热项目一次能源利用效率可达80%。核心区所有建筑达到国家绿色建筑标准,超过50%建筑达二星级以上标准,地标建筑达三星级标准,且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照明总能耗减少65%。

(5)商务社区:根据宜人、宜商、宜居的标准,对与商务和生活有关的各类业态进行科学配比,努力实现商务功能和社区功能自然融合,促进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企业与社区、社区与社区、社区与社会之间和谐共生,营造五加二、白加黑、晴加雨、365年中无休的商务社区。业态方面重点发展以企业总部、贸易机构、商务办公为代表的主体业态;以会议展览为载体的功能业态和以住宿、商业、文化、娱乐为主的配套业态。

(6)城市综合体:商务区强调每一个建筑实体的功能性和标志性,并高标准配置教育、医疗、居住、文化等公共服务机构;注重公园、绿化、水系等生态环境和建筑、交通、楼宇等物理形态的和谐统一,营造舒适、宜人、赏心、悦目的整体环境。积极探索土地集约利用和高效利用措施,针对机场周边建筑限高的特点,对地下空间统一进行高强度规划、统一实现同质化开发。不仅对街区单体地下空间利用有严格标准,而且各街区间地下空间全部联通,配以地下交通和公共设施,加上空中连廊等地面以上交通体系,形成地下、地面、空中三位一体的立体街区网络。

虹桥商务区的发展变迁见证了过去10年来的风雨征程,商务区从一片农田转变为高楼林立,商务圈子也越来越大,交流人员也是越来越多。虹桥最大的优势是上海的“两翼”,未来上海的发展,一定是东边临港、西边虹桥,双翼齐飞。

据资料显示,截至目前,虹桥商务区已累计吸引各类总部类企业289家,其中投资主体涉及世界500强的企业16家,外资地区总部27家,国内外上市企业的总部或功能性总部、区域性总部121家,另有125家行业领军企业总部。

第三节 上海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需要把握哪些方面

从上海来看,近几年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植新的发展动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经济韧性强、回旋空间大,具有较强应对外部风险和抗击短期冲击能力。但是,一方面外部冲击最终会传导到上海,另一方面上海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在应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保持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方面理应做出表率、承担更大责任,所以化挑战为机遇,转压力为动力,一方面要树立忧患意识,着眼长远;另一方面要保持战略定力,以我为主,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引领创新,推进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当前,应着力处理好以下两方面关系:

正确处理“破”和“立”关系,培植发展新动能。

中国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外部环境冲击,归根到底是我国经济实力抗风险能力还不够强,体现在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还没有真正建立,体现在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确立。这就需要我们紧紧抓住经济转型升级这个“牛鼻子”,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引领创新,加快培植发展新动能。上海目前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也是阵痛期。这个过程中,传统产业当然需要进一步提升发展,但更关键的是加快发展新兴产业。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破”和“立”关系。一方面,要通过对传统产业的“破”,为新兴产业的“立”腾出空间;另一方面,要通过新兴产业的“立”,为传统产业的“破”增添新活力。要舍得下本钱,忍一时之痛,通过淘汰一批、转移一批、改造一批的办法,对于那些发展空间小、难以通过转型升级改造的落后产业要坚决淘汰;对于产业链长、存在一定发展空间的产业,要把中低端坚决转移出去;对于那些能够通过转型升级实现“凤凰涅槃”的传统产业,要着力推动科技创新,推动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焕发新活力。

“破”和“立”,重点是“立”。

通过“破”倒逼“立”,通过“立”加速“破”。制造业领域,要聚焦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产业,特别是要利用好技术窗口期,加快发展大飞机产业。服务业领域,要加快发展新金融、金融科技、绿色金融;文化领域,要加快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创意文化产业;教育领域,在继续发挥好上海高等教育已有的优势基础上,要继续引进优质国际高等教育资源、优质民办高等教育资源,实现“不出国留学”;体育领域,既要发展竞技体育,更要加快发展体育经济、体育产业。

在加快新兴产业“立”的过程中,要注重解决好两个问题。

一是更大力度支持科技型民营企业发展。要解放思想,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同时,学习借鉴深圳、杭州等城市经验,优化所有制结构,为科技型民营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二是提升上海对国际国内高端人才特别是优秀青年人才的吸引力。一方面,产业转型升级一切的一切靠人才;另一方面,上海是一个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城市,户籍人口老龄化率(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34.4%,即便是常住人口也达到23.5%,必须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青年人才来上海。总之,上海必须打破固化观念,放下包袱,敢于突破自我,保持已有优势,培育新的优势,增强活力和竞争力。

正确处理好加快自身发展和服务国家战略的关系,加快城市能级提升。

上海的城市定位,决定着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加快自身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是重中之重;同时,作为长三角都市圈的龙头城市,带动和辐射长三角地区发展也是上海肩负的政治责任。这就要求上海既要眼睛向外又要眼睛向内,正确处理好加快自身发展和服务国家战略的关系。一方面,面对经济全球化面临的挑战,上海要承担起国际多边治理机制载体建设的任务,包括建立跨国的多边治理机构、跨国的知识产权法庭、跨国的仲裁法庭、国际性体育组织总部和重大赛事的协调机构等,发挥上海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文化优势,提升上海在中国经济跃升中的作用。

正确处理好加快自身发展和服务国家战略的关系,需要在两者的结合点上做文章。

近期而言,要充分利用好一年一度的进博会这个平台,扩大上海的国际影响,提升上海城市的形象和竞争力,同时在影响和带动长三角乃至全国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得上海成为中国笑纳百方、汇集天下商品和资源的有效通道和载体。中长期看,要积极筹划申办世界级重大体育赛事。通过举办国际顶级赛事,迅速提升城市能级,推动长三角都市圈跨省统筹协调机制的实际落地。

总的来说,面对当前的发展形势:

第一,要保持战略定力。在贸易冲突、中美竞争加剧的背景之下,要保持定力和耐力,看到产业的转型升级是必然的过程,处变不惊,提前布局,主动作为。第二,要注重统筹谋划。要以“十四五”规划研究为契机,中长期和短期结合,把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服务业的提档升级和“五个中心”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上海自身经济转型升级和长三角的一体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把上海经济、科技硬实力的增强和上海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机结合起来,把上海人口结构的优化和先进要素增量的引入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上海城市的活力、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

毫无疑问,经济高质量发展将是贯穿整个“十四五”规划的主线。无论是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推动农业、制造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还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都需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

(1)对上海经济发展来说,面向“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是主基调和主旋律。实现发展质量的提升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关键是树立创新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思路,要把创新驱动放到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把再造经济源动力放到发展的重要位置,重新审视经济发展的本原问题和矛盾,考虑和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必然要求,把注意力集中到解决各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上。

(2)上海面向“十四五”实现高质量发展,科创优先引领发展是必由之路。科创既能引领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发展,也能改变社会的组织方式推动经济发展。科创优先发展往往能够实现一举多得的经济功效。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3)一方面,科创优先发展有助于技术突破,能够提升科技文化发展的总体水平。科创优先引领发展战略具有可持续性,催生原创性科学技术思想孕育和诞生,激发创新型技术发明并生产出衍生产品,带动产业化协同发展。这有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从而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带动经济产生持久的发展动力。

(4)另一方面,科创优先发展有助于社会进化,能够改善人民生活的总体福利。科创优先引领发展战略具有高福利性,科技水平不断走向进步的过程,提升了社会总的劳动效率,使单位时间的劳动产出大幅增加,相对节约了大量劳动付出和时间,从而带来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的巨大变革。

(5)就金融和资本市场建设来说,上海面向“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建设产融资本为中心的投融资体系是重中之重。要把建设配套金融服务体系放到重塑科创新导向的高度,重点构筑以市场化机制聚合资源的投融资体系,促进金融业进行提高资产管理质量和服务能力水平的全方位改革,使科创要素和金融元素能够成为相互支撑、相互依赖、相互成就的财富源泉。当前,随着科创板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科创资本通过科创板市场分享了资本市场回报,市场红利的吸引力使金融正式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带动技术进步的强大力量,为上海完善投融资体系和金融市场服务提供了样板,并奠定赋能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赋予优质金融服务聚集科技生产力的特殊能力。

综上,上海面向“十四五”高质量发展,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筑牢金融服务实体的宗旨,加快建设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的高标准市场体系,推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为标志的国企改革,同时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的货币金融政策体系,还要加快以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完善为特征的金融体制改革,通过健全退出机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引导大银行服务重心下沉对接实体经济需要,推动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搞好中小企业信贷服务,使整个经济发展最终落实到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