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反思水平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目的

教学工作对于教师来说,既是履行本职工作的一种职责,又是促进国家发展的一种责任。作为教师,既要关注个体的成长,又要关注社会的发展,还要关注国家的需求。因此,经常性地进行教学反思,并不断提升自己的反思水平理应呈现在教师现实的教学生活中。但在现实的场景中,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具有如此意识和心志,更不用说养成反思的习惯。本研究立足于现实,聚焦于反思,着眼于水平提升,通过对多个对象的实地走访、课堂观察、故事倾听、深入访谈和资料收集来呈现当下基础教育阶段中教师的教学反思水平,具体表现为了解其反思的基本现状,探究其思想导向,树立其发展目标,总结其优秀模式,分析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再描摹其发展规律,总结成扎根理论,并努力建构成具有本土特征的理论体系。

二 研究意义

本研究既是对现实中教师教学反思水平的探究,又是对培育大批卓越教师的憧憬,还是对打造本土化教育理论的寄望。如此就形成了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第一,创新教师教学反思发展水平理论。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教学反思水平的形成也要历经一定的过程和阶段。而当前教育学界对教师教学反思水平的研究还乏善可陈,且研究者的认识水平还一直停留在一个世纪之前杜威古旧的水平上。当然,本研究的目的也不在于消解杜威等人的理论,而是在其基础上进行扬弃创新,形成适应时代变化发展的崭新理论。

第二,构建专家教师教学反思水平模型。追求卓越,成就自我,就是要向先进学习,向专家靠拢。当然,专家教师各具特色,他们在教学中往往不按常理出牌,甚至神龙见首不见尾,其反思水平模型也是变化多端,甚至变幻莫测。本研究之意就是要对其大象之形一探究竟,要根据其蛛丝马迹来呈现出反思特点,廓清其水平特征,模拟其大致形态,构建出水平模型,从而为教育学理论添砖加瓦。

第三,厘清制约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毫无疑问,在教师群体中,千里马只是少数,而更多的人在碌碌无为地劳作着。针对教学反思来说也是如此。为什么大部分教师在教学反思上平庸无为,裹足不前?可能有人还认为,是因为这些教师没有找到教学反思的好方法;而只要掌握了良好的反思方法,就能马上提高自己的反思水平。这样的认识是想当然的,是不足取的。因为正如一位名将的伟大不仅仅在于其有无坚不摧的武器在手,更重要的是其有已臻化境的内功在身。这就关涉到内隐影响因素的问题(此处笔者所表达的意思是说,许多研究者只发现了一些外显的影响因素,而对内隐的影响因素浑然不知)。显而易见,本研究所探究的影响因素不是一些表面粗浅的影响因素,而是一些深邃具体触及身心的影响因素。

(二)实践意义

第一,为专家教师反思模式的启示提供案例。本研究中专家教师的反思模式能够为其他教师的教学反思提供借鉴、指导和启发价值。使他们能够不断地学习先进优秀的思想、经验和方法,从而使专家模式得到更广泛的借鉴和应用。

第二,为教师教学反思水平的提升提供建议。本研究中普通教师低下的反思水平会对教师们产生警示作用,使他们不断地观照自身,或未雨绸缪、防微杜渐,或亡羊补牢、查漏补缺。并借此通过学习先进理论来纠正观念认识、提升知智水平、改善心智模式、优化教学模式,从而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反思水平。

第三,为行政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提供思路。本研究中学校及教育管理部门一些促进/阻碍教师教学反思水平提升的正面/负面因素会对他们产生一定的鼓舞/警觉作用,从而会扬优抑差,不断推进行政改革,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能,构建协同机制,为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1] 林崇德、申继亮、辛涛:《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中国教育学刊》1996年第6期。

[2] 秦玉友:《农村教师素质提升的现实困境与破解思路》,《教育研究》2008年第3期。

[3] 教育部门户网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8/201008/93704.html,2014年5月18日。

[4] 教育部门户网站:《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991/201212/xxgk_145603.html,2014年6月16日。

[5] 教育部门户网站:《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8/201209/141772.html,2014年6月15日。

[6] “卓越计划”并不是我国首创,在此之前,西方一些教育发达国家如美国(20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1999年)、英国(2011年)、德国(2012年)等已经率先掀起了教师教育的革命。参见毕景刚、韩颖《“卓越教师”计划的背景、内涵及实施策略》,《教育探索》2013年第12期;逯长春《德国教师教育政策新动向——“卓越教师教育计划”:推行与展望》,《教师教育研究》2013年第7期。如是,就提醒我国教育界和教育学界要加倍努力,做到当前不要落后太多,要有赶超的信心和精神,在一定时期后,超过他国。

[7] 教育部门户网站:《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11/201408/174307.html,2014年8月20日。

[8] 刘铁芳:《走出“思想”的“贫困”:教育研究的反思》,《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年第6期。

[9] 李帅军:《问题与对策:对我国教育研究现状的反思》,《现代教育管理》2007年第1期。

[10] 王恩惠:《教学反思的失真及回归本真路径》,《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