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相国寺诗
荆公柄国时(1),有人题相国寺壁云:“终岁荒芜湖浦焦,贫女戴笠落柘条。阿侬去家京洛遥,惊心寇盗来攻剽。”人皆以为夫出妇忧乱荒也。及荆公罢相,子瞻召还,诸公饮苏寺中,以此诗问之。苏曰:“于‘贫女’句,可以得其人矣。‘终岁’,十二月也,十二月为‘青’字。‘荒芜’,田有草也,草田为‘苗’字。‘湖浦焦’,水去也,水傍去为‘法’字。‘女戴笠’为‘安’字。‘柘落木’为‘石’字。‘阿侬’乃吴言(2),合之为‘误’字。‘去家京洛’为‘国’字。‘寇盗攻剽’为贼民。盖隐‘青苗法安石误国贼民’也!”
【注释】
(1) 荆公:王安石,封荆国公。柄国:执掌国政。
(2) “阿侬”乃吴言:吴地方言,自称为阿侬,相当于我。
【译文】
王安石执掌国政时,有人在相国寺墙壁上题诗说:“终岁荒芜湖浦焦,贫女戴笠落柘条。阿侬去家京洛遥,惊心寇盗来攻剽。”人们都以为诗写的是丈夫外出妻子担忧兵荒马乱。等到王安石罢相,苏轼被召回朝廷,诸公在相国寺里请苏轼喝酒,有人拿这首诗问苏轼。苏轼说:“从‘贫女’一句,可以猜到这个人。‘终岁’,是十二月,十二月是‘青’字。‘荒芜’,是田里有草,草田是‘苗’字。‘湖浦焦’,是水流去了,水字旁加去是‘法’字。‘女戴笠’是‘安’字。‘柘落条’是‘石’字。‘阿侬’是吴地方言,合起来是‘误’字。‘去家京洛’是‘国’字。‘寇盗攻剽’是贼民。诗中藏着‘青苗法安石误国贼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