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4章 稿费大丰收
《大众电影》。
林副主编是唯一一个看过《终结者》续集的人,也是在他的坚持下,《大众电影》与谭凯达成口头协议。
他在社长和主编面前极力推荐《终结者》续集,认为它是难得的佳作,且是续集比第一部还要优秀的典范!
为了证明他的眼光,等一月刊上市后,他买来十本,一一分发给社长、主编、各位同事,让他们看看国内科幻作家续写米国电影,是何等精彩。
同时也想让主编将《终结者》续集尽快排到下期内容之中。
因为他知道,《华夏电视报》也加入了转载的行列。
果然,大家看完之后的反应一如他所预期那样。
仅仅上半部的内容,让他们感受到续集的魅力和精彩。
原本第一部的T800本身很出彩,没想到还能蹦出一个更惊艳的T1000。
作为关注电影行业的专业报刊,他们同样关注续集情节的紧凑、刺激,还有神奇。
写科幻的作家,想象力真的不同凡响。
许多在2024习以为常的场景,包括在电影中见过的智能驾驶,让80年代的众人大呼过瘾,不可思议。
一编辑说:“如果我是卡梅隆,直接将续集改为剧本,直接开拍,票房和口碑肯定比第一部还好!”
另一人说:“问题是,如何让卡梅隆看到续集的内容?”
又一人说:“《大众电影》几百万的发行量,说不定有外国的读者呢。”
社长和主编看完之后,与林副主编一起开会,确认《科幻文艺》的影响力和发行量。
等得知仅是一两万的小杂志社时,两人拍板,将其放入春节后连载。
他们认为,以《科学文艺》的体量,能造成的影响也仅局限于科幻迷中。一两万的体量,能有啥影响力。
他们《大众电影》不同。只要作品出色,百万级别的发行量,足以让一部小说火爆整个华夏。
主编还有点可惜。
若是他们能早点认识作者,拿到首发就好了!
杂志刊登时带来一波影响,若是以后被电影导演看中,又能带来一波天大的流量。
不过,现在也不迟!
----------
《华夏电视报》,编辑部。
与同行一样,当初与谭凯对接的人,也是第一时间买了两三本杂志回来,给各负责人看。
虽然凭借着每周的电视节目清单和简介,发行量跃居全国前列。
但从某种程度来说,内容属于很单薄的状态。
恰好有一本与热门电影关联度很大的小说,又是国内的作者,本着优质内容是稀缺品的态度,争取早日进行转载。
听说是五六万的中篇,他们报纸一周一次,也用不了多长的时间。
说不定还能促进报纸的销量。
还是一样的反应。
众人看后对连载的事情不再纠结,并且立即安排下一期进行连载。
虽然下期遇到春节假期,并不影响报纸的销量。
电视是过年期间最大的娱乐活动。
大寒当天,《科学文艺》分别接到《大众电影》和《华夏电视报》带来的电话。
再次确认《终结者》续集转载的事情,以及时间。
并告知稿费将会在春节之后寄出,转载的稿费标准竟然给到千字五块。
两者加起来,相当于陆奇又多赚到一份与原来差不多的稿费!
虽然还未到发放时候,但加上即将发放的年终奖,1987年的春节应该过得不错。
按照社里给的高标准,千字12块。
《终结者》续集约58000字数,共696块。
两家转载的稿费一共为580块。
相当于这本书,给陆奇直接带来奖金1300块的收入。
几乎是他两年的工资收入!
如果不是还有外债,那他可以用来改善生活,比如买一辆自行车,在蓉城置办一套自己的房子,买各种家具电器等等。
另外还有一个好消息,鉴于陆奇在1986年的出色表现,杨霄决定将他的工资提高到65元!
涨幅“惊人”!
但同事们一点都不眼红,反而认为是应该的,甚至更多。
此外,一月份,陆奇还收到两笔稿费。
一份是《漓江》转载《蚁人世界》的稿费,不多,千字三块,也就十几块钱。
一份是《津城文学》转载《冰箱世纪》,同样是千字三块,十几块的稿费。
两笔意外的稿费用来改善日常伙食,至少让他差不多顿顿都吃上肉。
按照杨霄、谭凯的预计,未来几个月内估计还会有多家期刊转载,《冰箱世纪》、《蚁素》、《蚁人世界》。
---------------
春节之前,编辑部的气氛十分轻松。
陆奇每天拆读者来信,对自己的策略、杨霄的果断佩服不已。
因为刊登了科幻迷俱乐部招收成员的文章,本期读者来信里有很多科幻迷响应号召,纷纷加入科幻迷的大家庭之中。
仅蓉城及周边县市的读者来信,都差不多有一百人加入。
经营科幻迷俱乐部,大有可为啊!
其次,就是读者们对《终结者》续集的反馈。
一个字,好。
二个字,惊艳!
四个字,快出续集!
正是因为上半部的精彩内容,让许多读者想迫不及待的看到下半部的内容。
主角和T800如何逃脱T1000的追踪,又如何将T1000消灭。
其中还有不少人在信中献策,通过各种陷阱搞定T1000。
第三,则是读者对于交笔友的热心。
本期刊登了全国的笔友信息,让各地的“读者”看到希望,自荐的信件雪花般飞来!
讲究的在信里文绉绉表达一下自己对某部小说的看法,然后才直接附上笔友信息。
直接一点的,上来就是一顿彩虹屁,再放自己的信息。
虽然看各种中二的话语很有意思,看多了就麻木了。
陆奇甚至有点怀念创作时的场景。
过了小年,谭凯抱着一坛酒给陆奇:
“快过年了,我也没啥礼物送你。这坛好酒,是我给你爷爷的新年礼物。感谢他给我们杂志社带来那么好的编辑和作家。”
陆奇看到酒瓶外面写着“文君酒”三字,顿时来了兴趣:
“老谭,这是啥酒,我怎么没听过?”
李里老爷子笑着解释:“它是之前我们社里和《智慧树》共同举办的津城笔会专用酒!是川省的名酒,物美价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