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 获奖项目的持续和扩散
课题组通过两种方式,来了解获奖项目的存续情况。一种是对样本点的相关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一种是调研人员基于访谈、问卷和文献分析等综合信息做出独立判断。前一种方式的局限性大,只限于样本点的范围,后一种则不限于样本点,且充分参考了样本点的问卷调查信息。因此,后一种方式更加准确可靠,也是本报告分析的重点依据。我们先来看看问卷调查所反映的获奖项目可持续情况。
关于获奖项目的后续情况,我们给出了四个选项:①一直在运转;②本地已停止但其在其他地方推行;③完全不运转了;④不知道(调查结束,请其介绍知晓情况的人)。结果表明,有89.6%的受访者认为该项目一直在运转;近2%的人认为本地已经停止但其在其他地方扩散;5%左右的人认为项目已经完全不运转了;另有少数人表示不知道获奖项目的后续情况。图1显示的是问卷调查反映的获奖项目可持续情况。

图1 问卷调查反映的获奖项目可持续情况
综合各调研组的数据,可以发现,获奖政府创新项目的可持续性高达90%以上。我们再来看看哪些地区以及哪些类型的获奖项目持续程度更高。表2是以省份为单位的历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获奖项目及其持续情况。
表2 历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获奖项目及其持续情况

如果从获奖项目的类别看,我们可以发现,在“政治改革”“行政改革”“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四类获奖项目中,可持续程度最高的是“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分别高达97.50%和97.22%,其他依次是“行政改革”和“政治改革”,分别是89.66%和89.13%。表3显示的是以获奖项目类别进行排序的可持续性情况。
表3 以获奖项目类别进行排序的可持续性情况

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从2000年开始,到2016年暂停,先后举办了8届。如果按照届别来统计,我们可以发现,可持续性最大的是最后两届的获奖项目,但第一届至第八届的获奖项目持续性,并无规律性的分布。具体数据如表4所示。
表4 获奖项目的可持续性分布(按届别)

“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获奖项目,大体分为两类,一是每届10个的优胜奖,二是每届10个左右的入围奖。中间偶有几届还设立过单项奖,如“最具政府责任感奖”等。优胜奖和入围奖虽然是两个等级的奖项,但评委们常常很难最终抉择,因为入围的创新项目通常都非常优秀,难以取舍。从本次调研来看,总体上说,还是获得优胜奖的可持续程度明显高一些,达到96.25%,单项奖的持续性最低,是75.00%。具体数据如表5所示。
表5 获奖项目的可持续性分布(按奖项类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