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集聚、科技创新与城市经济发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随着我国迈入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阶段,城市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最主要贡献者。认识和了解我国城市的发展特点、状况和规律,探索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新方式对于促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提升,我国的技术水平不断趋近全球技术前沿,未来的经济发展需要更多依靠自主创新进行驱动,而城市对于促进创新具有独特的优势。另一方面,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发展紧密相关,金融资源的空间集聚现象在金融发展的过程中日益凸显。在上述背景下,我国有众多城市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和金融中心城市的设想,本书的主旨是对通过金融集聚和科技创新推动城市实现长期经济发展的可能路线进行探索。

本书的研究将城市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金融集聚三个维度进行整合,其中,城市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金融应当为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和助力。值得注意的是,城市具有多方面属性,既是经济发展的贡献者,又是人和产业的集聚地,也是由行政边界所划定的区域,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分析需要以对城市特征和规律的理解为基础。同时,中国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一直受到政策性因素的强烈影响,这使得中国的城市体系在世界范围内独具特色,对中国城市的分析需要在充分理解其独特性的基础上展开。考虑到中国城市这一对象的复杂性,本书对上述三个维度的联合分析是基于多学科交叉视角而展开的,内容除了涵盖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金融集聚之外,还涉及城市经济学、行政学和统计学等多个领域。

本书主要进行三个方面的研究与论述。第一,分析城市系统的内在规律及其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考察中国城市人口和经济的规模分布特征与演变,并分析其背后的影响因素。第二,分析金融集聚和科技创新对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和影响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对经典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行探讨,并关注不同类型城市之间存在的差异。第三,对以金融集聚和科技创新推动中国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可行路线进行探讨,针对不同类型的城市提出差异化发展策略。

本书进一步确认了我国坚持走自主创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正确性,同时主张尊重城市系统的内在规律和城市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不同类型的城市应当实施差异化的发展策略、避免盲目的政策竞争。本书同时关注到,当前中国城市的金融资源体量已经较为充足,应当注重提高金融资源利用效率,尤其是信贷市场效率,促进金融更高效地服务于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发展。

衷心感谢在研究过程中提供意见与帮助的前辈和同仁,特别是香港科技大学谢丹阳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江艇副教授的宝贵建议。同时感谢湖北工业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BSQD2020081)和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科申博项目的资助。

沈沁

2023年11月于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