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2章 不务“正业”的王社
王社看似不务正业的“爱好”,反倒让张贺、余波放松了许多。
倒不是认为王社爱上种田,会分摊其在炼丹上的精力。
毕竟,他们非常清楚王社的过往,知晓其种田十年,暗中苦练炼丹术。
两者不耽误,且都相当出色。
说实话,王社在炼丹术上的巨大进步速度和天赋,也给他们俩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
现在王社自己“分心”,真就让他们松了口气。
余波笑着答应王社的同时,将他送了出去。
王社看了看外门其它区域,并未现在动身,按照原计划回河姆村。
路过灵田区,欢快的小桃子,踩在他的肩膀上晃悠,好奇的打量着金色的稻田。
王社只是简单扫一眼,就能看出灵田里灵稻的生长状况。
大部分青玉稻长势良好,认真干活的杂役弟子还是多数。
也有些青玉稻长得稀疏、歪秃,要么是没照料到位,要么就是能力不足。
倘若他们不能完成宗门任务的定量,连续两次以后,就会被剥夺杂役弟子的身份。
很明显,宗门不养闲人!
王社没像往常一样离开,而是对自家灵田区附近,平日几个熟悉的杂役弟子招了招手。
这些杂役弟子刚忙完农活,正抓紧时间蹭灵田区相对浓郁的灵力,努力恢复法力。
注意到王社的动作后,心中虽有疑惑,却不敢违背他的命令。
下意识聚成一堆,忐忑不安的走了过来。
“练气1层1人,练气2层2人,练气3层1人。”
“够了,就当是尝试吧。”
王社心下打定了主意,脸色柔和,轻声细语道:
“我要开荒一片灵田,需要几个人帮忙施展育土诀,肥化土地,锁住灵力。”
“难度比较高,工作时间比较长,好在回报还算不错。”
“每开垦出一亩准灵田,就能拿到一枚中品元气丹。”
开垦灵田?
准灵田?
一亩一枚中品元气丹?
突如其来的惊喜,着实让4个杂役弟子都懵住了。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王社居然会找他们干活,还开出了相当不低的价格。
不等他们反应过来,王社继续给他们画大饼:
“只要通过核验,马上就能拿到丹药,标准和宗门准灵田一样。”
“谁能够先开辟出3亩,谁就能获得一枚额外的中品元气丹奖励,还可以获得我的指点。”
4个杂役弟子再也无法保持冷静,拒绝这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了。
他们连连点头,不由自主地跟在王社身后,生怕错过这个机会。
王社招呼他们跟上,朝着自己的灵田走去。
周围不少杂役弟子,疑惑的看着他们,互相讨论起来:
“他们怎么和王社师兄攀上关系了?”
“王社师兄让他们帮自己干活?”
“哈,他们能帮得上什么忙?”
“就是,谁不知王社师兄种田从不假手于人。”
“王社师兄不仅种田技术极好,干活速度也超快,哪怕一人照顾10亩灵稻,也完全不用旁人帮忙。”
“等会,王社师兄在带着他们看自己的灵田,不会是在教他们吧?”
“还真是……这几个家伙……凭什么呀?”
“凭什么?他们每次请教最积极,送的碎灵石最多呗!”
“呵,这点碎灵石算什么?王社师兄现在是炼丹师,从此再不缺灵石和丹药了!”
“要我说,我们要不要也跟上去?”
“不敢去……”
“俺也一样……”
对于其他人的踌躇不前,注意到了这点的王社,也并未放在心上。
随时间的推移,等消息的发酵,看到这几个杂役弟子能赚钱,剩下的杂役弟子自然也会心动。
到了那个时候,王社自然不愁没人帮自己干活。
至于他付出的东西,不过是能炼制出来的丹药罢了。
几乎没有任何成本!
先农系统目前的判定。
王社是必须完成选种培育、种地发芽、施肥生长、结果收获,这一整套流程的。
否则的话,就无法增长先农经验,提升灵植师熟练度。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王社就不能找人帮忙了。
种田是个综合“工程”。
种很重要,田却更重要。
王社要自己解决种的事情,却能把田的问题交给其他人帮忙。
这样王社可以节省出许多时间,用于提升自己的修为,以及琢磨如何在灵植师上更进一步。
只差7点熟练度,他就能突破成为一阶顶级灵植师了。
“照顾灵田和照顾灵稻一样重要,维护地形,培育灵土,清除杂草,育土增肥,处理害虫,都能够保持灵田的稳定。”
“灵田的状态稳定了,灵植基本上不会出什么问题。”
“检测灵田各种状况,用针对性的方法处理和维护,就能在照顾灵植上省许多功夫……”
王社并没有藏私,反而从最根本最实用的知识,为他们讲解灵田的重要性,以及各种处理方法。
听得非常认真的赵大,恍然大悟的拍了拍脑袋,若有所思摸着田埂:
“原来是这样,我说之前怎么不对劲……”
抬手拍了拍脸,张三非常后悔:
“我说呢,原来还要照顾灵田,要是有能改造灵田的灵植就好了……”
天分这个东西很有意思。
有些人学得快。
有些人想的勤。
有些人接受能力强。
有些人动手能力棒。
赵大和张三虽然都是练气2层修为,但在灵植师方面的天赋相当不错。
在王社的注视下,他们俩的灵植师熟练度不断增加。
短短几分钟,每个人都至少涨了10点。
当然,也就刚开始有效,消耗完两人平日的积累,剩下的就只能等时间发酵了。
[赵大,初级灵植师,257/500]
[张三,初级灵植师,215/500]
王社对他们两个的资质相对满意。
如果经过系统学习,他们用不了一个月的功夫,就能突破进入一阶中品!
这个“系统学习”,是王社根据先农系统的情况,总结出非常有效率、非常有价值的训练计划。
如果这两个家伙足够“聪明”,就知道王社会给他们带来什么。
若不够“聪明”,王社也并不在意。
天晴不肯走,只待雨淋头。
聪明人可多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