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城观影:中国当代影像的空间生产与体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边缘与戏谑:当代底层喜剧电影中的城市

近些年来,针对当代“底层”群体的研究在我国学术界掀起了不小的热潮,其中在电影研究领域也涌现出一些重要的成果。对于文学或电影的“底层研究”而言,作品中的“底层”形象并不等同于客观现实中的人群,因此不能把文艺作品当作现实的“反映”(reflection),而是应将其视为一种“再现”(presentation)。因此,比起单纯探讨文本中的“底层”形象,考察这些作品缘何与如何“再现”和“代表”这类人群更为关键,从中我们不仅能够洞悉社会发展的特征,而且可以了解文艺创作及其产业在政策、商业、文化等语境中的现状。

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说,当代“底层喜剧”这一电影类型在2010年前后可谓“荷露尖角”,然而发展至今已然蔚为大观:从《高兴》《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人在囧途》《人在囧途之泰囧》到《鸡犬不宁》《我叫刘跃进》《落叶归根》《美丽新世界》《大耳朵有福》《心花路放》《钢的琴》《我不是潘金莲》《缝纫机乐队》《无名之辈》《疯狂的外星人》,可以说“底层喜剧”已经成为中国当代“底层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对于这些“戏谑式”的喜剧电影,我们如何把握其艺术风格、政治立场和产业诉求,尤其是在“底层再现”方面的艺术特征和文化政治意义?本章从空间研究的角度切入,讨论以农民工群体为对象的“底层喜剧”在城市与乡村、边缘与中心、草根与精英等几重空间结构中的表现,不仅探究电影中的空间如何再现社会权力关系与结构,而且思考“戏谑”风格在喜剧表达上的特征与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