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供应链管理的“左手边”供应资源与供应市场分析
1.3.1 供应链“左手边”要突出供应市场网络中的稀缺资源管控
由美国供应链协会创建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供应链运营参考模型(SCOR,Supply 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一直在不断地完善与修订,至今仍然是供应链管理的权威表达。我们可以借用该模型进一步加深理解采购的战略意义。见图1-9。

图1-9 供应链运营参考模型
1.供应链管理的定义
供应链管理的定义可以有如下解释:除了本企业的采购、转化、交付、逆向活动之外,还要求管理客户的客户与供应商的供应商,并在端到端保证计划、信息、资金的效率。为了向供应链延展型(Extend,该专业术语以及供应链四阶段发展模型请参考供应链著名学者约翰·加托纳博士的相关专著)企业发展,在完成内部供应链整合之后,必须向供应链的两端去拓展,“右手边”负责管理网络化的客户营销市场,“左手边”负责管理网络化的供应市场。
2.采购的本质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采购的本质是寻找合适的外部资源并将资源恰当地引入企业中来,弥补企业在该资源方面的不足。因此采购就具有资源化(Sourcing)的战略意义。全面融入供应链管理的采购活动就是要突出对“左手边”网络化供应市场当中的资源进行合理管控,并且必须重点管理稀缺资源。如此,采购活动才能提升到企业资源战略的层面,完成采购由交易型上升到赋能型并再次跃迁到资源型的升级蜕变过程。图1-10是某企业向资源化采购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它被写入供应链未来中长期的发展规划当中进行推进。

图1-10 某企业向资源型采购发展的战略示意图
3.全面融入供应链管理的战略采购
汇总和集成了多位世界级的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专家,包括肯尼斯·莱桑斯(Kenneth Lysons)、布莱恩·法林顿(Brian Farrington)、彼得·贝利(Peter Baily)、大卫·法默尔(David Farmer)、乔纳森·欧布莱恩(Jonathan O'Brien)等人的理论和阐释,我们可以对战略采购做出更通俗易懂的定义,并且将其与采购战略进行区分。
(1)战略采购以及“前、中、后”采购的三阶段。
1)本章开篇我们已经论述了采购职能的“前、后”分开,也谈及了三大职能的模式,在此还要特别强调三职能之一的负责供应商引入与合同管理的“中”采购的概念。当今的理论结合企业实践,大力倡导把供应商的引入过程与合同管理从“前”采购中剥离出来,形成三大职能之一的“中”采购。
2)战略采购的定义:以采购品类管理(Procurement Category Management,我们在第4章中将重点介绍该管理方法)为基础,以采购(或供应商)早期介入(ESI/EBI)为切入点,实行“前、中、后”采购管理,“前”采购负责供应市场与供应资源开发管理,“中”采购负责供应商的引入与合同管理,“后”采购负责采购的履约执行、关系与绩效管理,“前、中、后”采购职能既要合理分开,又要协调统一,并在全过程当中保证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综合优化。
(1)我们在此还要简介采购战略的定义,目的是防止与战略采购相混淆。一个组织会立足于现状并结合自身的发展来制定组织战略,组织的各业务单元会承接组织战略制定业务战略,在业务单元内的采购作为一个职能之一,也会承接组织与业务战略制定自己的职能战略,具体可能会体现在采购职能的3~5年的中长期运营发展规划与年度运营计划中,这就是采购战略。
(2)战略采购三阶段十一步骤三层级。如图1-11所示,战略采购包含了三阶段十一个步骤,每个步骤又从管理的角度分成三个层级。一个带团队的职能,管理者无外乎要考虑三件大事:组团队(匹配恰当的组织结构)、布人力(岗位职责定义与人员数量、能力的匹配)、建系统(不断完善的管理机制,包括制度、运营规则与标准作业流程等)。我们从与采购相关的不同英语词汇与其应用语境中也能找到战略采购发展与演变的相应佐证。Sourcing特指供应源搜寻的过程(通常简称“寻源”)。Purchase在过往一直是采购的标准词汇,但是近年来该词汇更多的指代微观的采购履约执行,如有从下订单到付款的缩略语PtoP(Purchase to Payment)概念。而在早期不经常使用的Procurement,如今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文本与口语中,它代表了全周期的战略采购。这一点在乔纳森·欧布莱恩的专著《采购品类管理》中也有提及。更具代表性的事件是CIPS机构,它们在大约10年前把用了近80年的名称Chartered Institute of Purchase and Supply中的Purchase修订成为Procurement,因为他们认为再沿用Purchase的管理学语境作为本研究学会的名称已经不能代表该机构的战略采购地位。

图1-11 三阶段十一步骤三层级战略采购周期